影响大口径不锈钢管晶间腐蚀的因素

1.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

当加热温度小于450℃或大于850℃时,不会发生晶间腐蚀。因为由于450℃时,温度较低不会形成碳化铬化合物。而在温度超过850℃时,晶粒内的铬扩散能力大大加强,有足够的铬扩散到晶界和碳结合,不会形成贫铬区。所以产生的晶间腐蚀的加热温度一般是在450℃至850℃之间,称为产生晶间腐蚀的“危险温度区”。其中尤其以650℃为最危险。焊接时,热影响区中处于危险温度区的地带最易产生晶间腐蚀。因此,在450℃至850℃的温度区间加热时间越长,产生晶间腐蚀的危险性越大,如450℃至850℃间的冷却速度越大,则产生晶间腐蚀的可能性就越小。

2.钢中的含碳量

随奥氏体大口径不锈钢管中含碳量的增加,在晶间形成贫铬区的机会就增加,导致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也越大。所以碳是晶间腐蚀最有害的元素。奥氏体大口径不锈钢管据含碳量分:一般含碳量(<=0.14%),低碳级(<=0.06%)和超低碳级(<=0.03%)。室温时奥氏体钢中能溶解的最大含碳量是0.020.03%,所以超低碳奥氏体大口径不锈钢管实际是不会产生晶间腐蚀的,是一种优良品种的大口径不锈钢管

3.金相组织的影响

大口径不锈钢管的金相组织如果是单相奥氏体,则其抗晶间腐蚀能力较差,如果组织中有铁素体存在,形成奥氏体加铁素体的双相组织,则会大大提高其抗晶间腐蚀能力。

因为铬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快,碳化铬在铁素体内部及其附近析出,减轻了奥氏晶间贫铬现象。同时铁素体分隔了奥氏体晶粒之间的连续晶界,使之不产生连续的晶间贫铬区,因而提高了抗晶间腐蚀的能力。但是奥氏体大口径不锈钢管中的组织中铁素体含量不能太多,否则易引起焊接接头的脆化现象。

4.热处理工艺的影响

通过热处理可消除贫铬区,稳定金属组织,可有效的减少晶间腐蚀的产生。

5.其他元素的影响

如在大口径不锈钢管中加入钛、铌等与碳的结合能力比铬更强的元素,能够与碳结合成稳定的碳化物,可以避免在奥氏体中形成贫铬区,这些元素称为稳定剂,并且钛和铌还是形成铁素体的元素,加入后会促使形成双相组织。所以,通过添加这些元素可以减少晶间腐蚀的产生。

文章作者:不锈钢管|304不锈钢无缝管|316L不锈钢厚壁管|不锈钢小管|大口径不锈钢管|小口径厚壁钢管-浙江至德钢业有限公司
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gbt14976.com/Info/View.Asp?Id=1176

版权所有 ©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

我们需要您的支持与分享

分享到:

相关新闻

    没有资料